煤炭行业的困境源自于供需失衡。
而另有矿工称,此次举报旨在督促相关人员出面作证,共同推进跃进煤矿回归国有,但如果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查清真相,则于矿工、于国家都是一件好事。有当地法院官员称背后存在疑虑。
矿工举报称,正是原煤矿负责人与官员一起操作了这起破产,而最为蹊跷的是,王春成的辽宁春成在获得原跃进煤矿采矿许可证后,始终未办理过户,反而一再以原跃进煤矿信息进行延续,只是法定代表人一栏变为王春成。而随着当年煤炭价格上涨,且正计划开展露天开采,矿工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期望。当地政府建议矿工在法律途径内维权。编者按/几个电话,价值几十亿元的煤矿遭侵占。据报道,王春成还曾两次以行贿人身份涉及政界贿案,分别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委原副书记蔚小平案,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原副主席刘卓志案。
曾有原跃进煤矿负责人称辽宁春成曾向法院破产清查账户汇去几百万元,而目前这一说法并无切实证据支持。当时我就提出异议,煤炭行情一路看好,我们怎么可能无法偿还?李永发称,据他了解,当时的欠债最多就是几十万元,远没有通知中所说的680多万元。预计在页岩气大规模利用的逼迫下和新发电厂标准的制约下,未来煤炭消费量会进一步下降。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东西德合并之后,西德斥资淘汰东德落后产能,提升整个工业系统的效率高达25%,减少了工业对煤炭的需求,从而加速煤炭消费减量化的过程日本的工业和发电效率一直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数据显示,1960年代以来德国煤炭消费一直处于下降阶段。数据显示,与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66%、80%的发电来自于燃煤相比,美国、英国等四个国家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都已经下降到16%~30%的区间,煤电比重都低于50%,预计未来将向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步转移。
日本:与能源、资源储量丰富的美国相比,日本消费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主要都依靠进口,因此极容易受到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清洁空气法也从零散的、地方式的空气污染治理,过渡到国家层面统一、强制性的治理阶段。
在环境治理方面,从经济优先、先污染后治理过渡到平衡协调发展、控制污染,最终实现和谐增长、环境优先的发展模式。美国:美国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自1963年正式出台起,还于1970年、1977年和1990年进行了三次修订。2014年,环保署提出限制电厂碳排放的清洁电力法,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未来实施后对燃煤电厂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受国内政治因素和国际市场影响,英国大幅度关闭国内煤矿,目前煤炭供应中约70%来自于进口。在环保署的推动下,美国现在已经实施了六种空气污染物的管制,使污染物的排放大大降低。第三,要利用国际能源市场改变国内能源结构。9月22日,经过了近一年的研究总结,NRDC发布了第一期研究成果,其中在《煤炭消费减量化和清洁利用的国际经验》报告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作为案例,介绍其减少煤炭消费和清洁利用的经验,希望通过梳理,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技术改造方面,从不考虑效率的所有技术适用,逐步发展到要求采用清洁高效技术,最后过渡为实现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升级之路。但由于日本保留了一定的工业比重,尤其是钢铁业仍然需要煤炭支撑发展,日本煤炭消费一直处于持续增长期,尤其是福岛核事故之后,煤炭消费和占比暂时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自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煤炭消费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但受到能源利用政策的影响和清洁空气法的制约,美国煤炭需求增速较缓,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下滑趋势。并且在2001年出台了气候变化税,鼓励社会投资可再生能源和提高系统能源效率。
第二,取消煤炭补贴,提高能源之间的公平竞争性。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东西德合并之后,西德斥资淘汰东德落后产能,提升整个工业系统的效率高达25%,减少了工业对煤炭的需求,从而加速煤炭消费减量化的过程。刘明明认为,从四个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中国的煤炭消费减量首先要制定和强力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据悉,东西德合并后,当时舆论曾质疑,西德花巨大的成本淘汰东德落后产能,这种投入到底值不值得?现在来看,这种投入是值得的。在这个过程中,联邦政府建立并赋予环保署强大的职权,委派其独立开展研究,制定空气质量标准。第四,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实现清洁化利用。
德国:德国褐煤资源很丰富,但由于燃烧值较低,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于是,日本在煤炭利用中,把重点放在发展清洁高效技术上。
考虑到日本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在新安全标准下逐步重启核电的计划,预计未来日本煤炭消费将进入平台期,并实现清洁利用。第五,煤炭消费应向发电和冶金大用户集中,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过程。
具体来说:英国:英国煤炭消费量在1956年达到峰值2.21亿吨后开始急剧下降。2012年,二氧化碳作为污染物也纳入污染物控制范围。
在煤炭的减量化和清洁利用上,美国的清洁空气法功不可没。英国拥有强大的气候变化法案和具有法律约束的碳预算体系,提出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到2027年碳排放降低50%左右、2050年下降80%左右的目标。预计在页岩气大规模利用的逼迫下和新发电厂标准的制约下,未来煤炭消费量会进一步下降。据NRDC政策研究分析师刘明明介绍,通过搜集资料与总结可以发现,这四个国家都已经实现煤炭消费减量化或清洁化,呈现煤炭消费向电力行业集中的趋势。
据刘明明总结,在实现煤炭消费减量化和清洁利用的过程中,各国都经历了从单纯依靠煤炭,到发展石油、天然气,再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发展之路。消耗的煤炭集中流向发电和冶金等大用户,方便末端处理:英国、德国和美国80%~90%的煤炭消费都流向电力部门,日本煤炭消费中43%流向电力部门、37%流向钢铁部门。
虽然当时花了很大的代价,但经过多年的转型,德国工业是清洁、绿色的,在维持经济增长、保持竞争力的同时降低了对煤炭的需求,成为一个全球典范。从各行业分散用煤、消费量增加,到煤炭使用向大用户集中、逐步减量化,再到终端使用替代能源、实行去煤化的道路。
同时,伴随着2008年后美国页岩气爆发式的开采利用,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大量燃煤电厂转向天然气发电,从而降低了煤炭需求。目前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比重被不断弱化
按照规划,2015年越南煤炭产量将达5500-5800万吨,2020年将达6000-6500万吨,2030年将达7500万吨。《越南新闻》9月23日报道,越南总理阮晋勇日前签署了 60/QD-TTg号决定,批准了《2020年越南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2030年展望》,该规划由工贸部起草,其中至少包含8个煤炭项目,该规划预计将消除业界对越南将面临煤炭短缺的疑虑2013年11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曾委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对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陕西8省国有重点煤矿、乡镇煤矿、防护用品生产厂家等进行专项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煤矿工人在劳动防护服的配备上存在功能单一等问题。据介绍,此次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行业管理司、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的防护服走秀,所展示的防护服具有防静电、阻燃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对煤炭工人的伤害。
近年来,因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到位、生产环境恶劣等引发的安全事故不断。中国职业装产业协会王耀珉会长希望从昆山爆炸事件汲取教训,呼吁煤矿企业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对工人正确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培养工人重视劳动防护用品的自主意识,最终达到提高煤矿工人职业安全防护水平的目的。
具有防静电、阻燃等功能的防护服不仅展示了高科技为安全生产提供的保障能力,更为广大煤炭职工上了一场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的安全教育课。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生产的功能性面料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研究所精心设计后,不仅适合煤矿工人穿着需求,而且样式美观大方,展现了新一代煤炭工人的风采。
一场不同寻常的煤炭防护服走秀日前在京举行具有防静电、阻燃等功能的防护服不仅展示了高科技为安全生产提供的保障能力,更为广大煤炭职工上了一场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的安全教育课。